昨日,晋江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任命王文晖同志为晋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文晖生于1986年,2004年从泉州五中考入清华大学,系清华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按“引进生政策”聘用到晋江工作,聘期两年。(新华网 8月29日)
作为85后干部,担任晋江市副市长这因要职,一时之间,网上吐槽声不少。
似乎每一次年轻干部的提拔选用,都会激起千层浪。按常理,加大对年轻干部的提拔使用,推进干部队伍的“年轻化”,有利于打破论资排辈的积弊,优化干部队伍的结构,但为何年轻干部的提拔使用每每会受到网民围观质疑?
笔者认为,公众对年轻官员提拔任用的质疑背后,除了受传统的选拔干部要论资排辈思维的影响外,更是对以往选拔任用制度不充分信任,对官员提拔机制狐疑。以往官员任用中存在的一些暗箱操作、权力寻租和裙带关系现象造成的负面效应太大,公众总认为官员提拔过程当中存在太多的人为操纵因素,即使是有能力和值得培养的年轻干部也会被质疑为背后是不是有裙带关系,是不是存在暗箱操作,乃至于是不是存在潜规则。
要让年轻干部的提拔不受到质疑,“阳光的选拔程序”是一把金钥匙。信息公开透明,方能消除社会疑虑。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推进任用制度的公开,从结果公开走向过程公开。选拔年轻干部的程序上,只有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信息公开贯穿选拔过程的始终,从资格条件认定到个人信息发布,都要准确及时,在第一时间杜绝人们猜疑、遐想的空间。只有做到了公开透明,社会的疑虑才能消除。
围绕个别年轻干部“超常”提拔任用的争议,说到底是一个如何提升年轻干部选拔公信力的问题。只要细化选拔标准,完善考评机制,把选拔过程置于公众眼睛之下,晒在阳光下面,负面消息一定会不攻自破,选出的年轻干部一定会让群众满意、社会信服。
作者: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