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回制度瞄准“庸懒散”,贵州:干不出样子——就腾位子;三剂药方主治“太平官”,锦州:不贪不占也不干——不行。(12月2日《人民日报》)
近日,全国多地齐亮剑,开展“慵懒散”专项整治工作,继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习总书记强调过“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笔者认为,尽管表面上“慵懒散”问题对党和人民造成的损害没有其他作风问题那么直接,但是其危害性仍然不容小觑。人民群众遇到困难、需要帮助、面对问题第一时间想到党,是对党和党员干部的信任,然而个别干部却违背党的宗旨,辜负群众的信任,工作态度不端正,只愿意浑浑噩噩混日子,把群众困难放一放、给群众帮助拖一拖、解群众问题等一等,放着放着、拖着拖着、等着等着,失去的不只是群众对某个党员干部的信任,而将是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感情。
习总书记说过“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不等不靠,立行立改”。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要有这样的思想觉悟。当前,各地根据实际,创新方式方法,制定可行的制度整治“慵懒散”等作风问题,有了外在制度,群众上门寻求帮助时,干部不得不立知立办,但却不会主动去服务群众、想民所需,因此根治“慵懒散”必须要内外结合,有外在束缚的制度是一方面,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建设同样必不可少。笔者认为,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常到基层走一走、常到群众身边问一问,对基层情况熟悉了,与群众感情加深了,自然有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热情,也就不再“慵懒散”。
作者:夏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