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大首次花钱请第三方给新法规做“体检”发现了窘事:新法出炉了8个月,新法要求政府要出台的施工标准、工地定额还没有出炉,导致新规只停留在纸上,无法落地。这是南都记者昨日从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立法后评估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消息。(新浪网12月2日)
广东人大花钱请第三次给新法规做“体检”,这样的做法显得很有意思,仔细研究后发现,这可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笔者认为的确非常有必要通过这样的形式来摸清目前相关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而及时完善,让法规不仅只停留在纸上,更要落地生根。
据了解,给新法规做“体检”还有一个更为专业的名称,叫做“立法后评估”。所谓立法后评估,是指立法之后对立法的质量、效果,比如相关制度设计的合理性、立法内容的针对性、法律条款的操作性以及法律实施效果等,进行评估,由此了解相关立法的实际运行状况,为法律修改、补充或废止提供依据。立法后评估制度因其客观公正和科学性正日益受到重视,《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规章、规范性文件施行后,制定机关、实施机关应当定期对其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广东省人大给新法规做“体检”,正是基于此背景下而展开的,不同以往的是,今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委托“第三方”对法规进行“体检”。本次挑选了去年修订的《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项法规,从“体检”结果来看,法规效果不尽人意。诸如主管部门重视不够、配套制度制定不够及时、个别条款与其他法律法规存在一定冲突、个别规定的操作性和实效性有一定欠缺等问题,可以说这些都是目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针对这些评估意见,省人大常委会表示将认真研究,将评估意见作为法规“立改废”的重要参考依据,适时启动“立改废”程序。
从各地陆续开展的立法后评估工作来看,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认为,应该对立法后评估形成专门的指导性意见,将这一制度规范化,从而更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作者:罗云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