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在河北、山西、福建等地调研了解到,全国目前清理清退“吃空饷”人数已达16万多人,部分地区追缴资金达上亿元,其中教育、卫生系统是重灾区。(11月3日新华网)
对“吃空饷”现象,各级政府部门并非意识不到其严重性,因此公众几乎每年都能看到专项整治“吃空饷”的新闻见诸报端,每次都能清退“吃空饷”人员若干。比如2013年4月,媒体报道全国各地再掀清理“吃空饷”风暴,其中河南省直机关清理87人,省辖市清理22280人;可到了今年9月,媒体又报道河南清理1.5万人。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不知是不是意味着有关部门习惯于留点“底子”,让来年继续“清退”?
一直都在清退,却从未彻底清理干净,这就是“吃空饷”现象的顽疾属性之一。这也不得不引人反思,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顽疾难治?
这个问题可能应一分为二看待。一方面,在清退过程中,个别人物成了漏网之鱼。比如某些岗位上,虽然一直有人在“吃空饷”,但每当面临专项整治时,或因消息灵通,或因行为谨慎,他们似乎能神一般地回到工作岗位,躲过整治的板子。而在这个过程中,单位负责人甚至同事都起到了一定的包庇作用,因为对习惯了机关工作的人来讲,只要大家相互不“得罪”,一般不会主动去告发对方。
另一方面,清退工作走了过场。很多地方对“吃空饷”的清退,似乎总能轰轰烈烈开始:领导高度重视、措施非常具体、全程接受监督,也能轰轰烈烈结束:清退多少万人、追缴回多少资金、处理多少干部等等,成绩“显著”非凡。但是,看似光彩的表面数据并不一定代表清退严格到位。比如省级部门布置任务,要求市级部门落实然后报上数据;市级部门也学会了这“招”,就这样一层一层落到基层。基层单位负责人,谁会主动说本单位有“吃空饷”现象?然后就这样一层一层再反馈到省级部门,其结果可想而知。
清理一次又一次,却每次都能出“成绩”,这样的结局恐怕不只是因为某些“吃空饷者”胆大妄为、敢于再犯。要知道,每一次清理工作究竟是如何执行的、有没有严格清查到底,也是治理“吃空饷”过程中亟待反思的问题。(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