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入2015年,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工作到了收尾阶段。正当各个提名城市以朝气蓬勃的姿态迎检之时,部分“参赛者”却再犯起“平时稀稀松、评时一阵风”的老毛病。(中国新闻网,1月8日)
岁末年关,是中国社会来讲一件极大的事情,对于老百姓而言,忙着购置年货、打扫卫生、装扮家园;对于城市而言,为了在众多“兄弟”当中脱颖而出,增加自身的竞争砝码就成为它们的当务之急,利用岁末年关各类争创活动的相继开展,都是“卯足了劲”,也是“蛮拼的”。
各类争创活动的集中开展,必定会导致一些城市疲于应对,而这些争创活动名目众多,接踵而至,不仅是让各地政府“根本停不下来”,更是让当地老百姓“醉倒一片”。“省级文明城市”“国家级文明城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测评”等等,一大批的争创活动络绎不绝,简直就是“要了亲命了”。这类争创活动本意虽好,都是为了建设一个更为宜居的人文生态环境,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但是当这些活动过于频繁之后,就产生了“过犹不及”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前段时间,某市为了迎接争创活动,用木板将商铺“包裹”起来,引得舆论一片不解。这些其实并非个案,各地方政府为了能够取得各种争创活动的“头衔”,确实也是蛮拼的。正如新闻中所言,2009年,郑州市筑“遮羞墙”美化老街,用高墙遮挡道路两边的杂物;2011年,济源市发起“捡烟头状元”评选,在“每捡一个烟头就奖励5分钱”的驱动下,活动演变为一场“全民运动”。如此“劳民伤财”,确实“过了度”,扭曲了争创活动的初衷。
要想将这些争创活动的“红利”真正落实到群众身上,就需要各地政府部门的正确解读,端正态度,树立一个正确的“政绩观”。一个城市的发展,并不仅仅是拥有多少“头衔”,拿过多少“第一名”,而是当地的老百姓生产生活是不是受到了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头衔”“第一”拿得再多,也不急老百姓的一个发自真心的“赞”!
作者:王小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