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至15日,四川日报记者再次兵分多路,对部分县(市、区)、乡镇机关随机进行暗访,发现被暗访单位工作人员耐心热情服务群众、不摆架子成主流,但仍存在少数工作人员上班时间看电视剧、玩手机等现象。
整治“庸懒散浮拖”,延续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根除“四风”问题,是转变工作作风的必要举措。近日,四川各地各级政府轰轰烈烈展开专项整治行动,查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治病救人”。虽然各地开展行动方式不一,但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刹住不作为、慢作为现象,提高工作效率,让服务对象满意,让群众满意。
“庸懒散浮拖”困扰机关事业单位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在专项整治行动之前,各地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推诿扯皮、遇事“踢皮球”等问题,要严格说起来,这些问题也可以看作是“享乐主义”,也是“四风”问题的一个方面。既然是“四风”问题,就应当整治,但有些人会说了,“我又不违法又不违纪,凭什么要治我?”笔者相信,持这种态度的绝不仅仅是一两个人。确实,“庸懒散浮拖”不违法也不违纪,但是影响了工作氛围,设想如果每个人都不作为,那么机关事业单位怎么运转?如果企业员工不提高工作效率,不做出成绩,企业还能生存下去吗?因此,不违法不违纪并不代表就不是问题。
在笔者看来,有些人不作为,或者说不积极主动作为,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当前的体制决定了进入机关单位就等于端起了“铁饭碗”,缺乏退出机制使得某些人肆无忌惮,认为只要自己不违法违纪,就没人能动得了自己,于是他们抱着“做多做少一个样”的想法,能少做点少做点,能不做就不做,甘当“甩手掌柜”。另一方面,有些人待在机关单位久了,产生了厌倦情绪,觉得每天都是做那些事,没有新意,慢慢地产生了惰性;还有些人仗着自己资格老,就将事情丢给新同事,美其名曰是锻炼年轻人,实则是偷懒耍滑。不论哪种原因,“庸懒散浮拖”都是一大弊病,除了影响工作效率,更会影响机关单位形象,影响干部职工在群众心目中的印象。
整治“庸懒散浮拖”,惩罚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让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积极主动作为,真正树立起为民服务的意识。要达到这个目的,除了强化监督检查之外,在笔者看来,还需从制度上发力,解决好“有进无出”问题,打开退出通道,让广大干部职工养成竞争意识,只有给他们拉起一条“高压线”,才能迫使他们向前迈进。
作者:李小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