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7名教授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两千多万元的消息震惊坊间,科研经费的“潜规则”再次被翻出台面,利益输出方法花样百出、令人咋舌。科研经费腐败频发,对此,有学者建议,应当改革科研管理体系,转变考核机制,落实财务公开。(中国新闻网10月13日)
科研项目变“个人提款机”并不罕见。7月3日广东科技系统内近50名官员因“科研经费”落马,其中多涉及部门“一把手”,发案集中在科技资金使用、分配及信息工程发包环节,揭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方面存在严重漏洞。10月10日,科学技术部党组通报,审计署2012年4月审计发现5所大学7名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的问题,目前已有8人被查处。科研经费乱象让人担忧,科研腐败引人关注,治理“经费硕鼠”和改革科研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中国科协一项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约四成,这意味着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直接延误科技发展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有媒体统计,在近年曝光的科研腐败案中,由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混乱所致的腐败问题占比较大。科研圈“跑冒滴漏”的现象屡见不鲜,“潜规则”甚至成为公开的秘密,“重立项,轻管理”让大量的科研经费不是被人情赠予就是被中饱私囊。然而,此番“陨落”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其所在学校的某教师曾表示,“全农大都知道他的账不太清楚”。我们的社会化监督为何会失效?
细察科研腐败现象,科研经费的利益输送花样翻新,除了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凑发票、假借与企业合作转移经费,腾挪经费外,还能靠钻经费管理的空子,甚至有“领导关照”。变着花样将大笔专项科研经费套取,或变现非法占为己有。据该报道中的一名高校财务人员称,“从财务的角度,我们只审核发票的合法性,不管发票的合理性。”
深究中国科研经费腐败的土壤,“重立项轻研究、重使用轻管理”现象助长经费异化。而不少高校和机构将获得课题作为考核标准,这种导向不利学者深耕学术,而是想着如何折腾经费,包装成果。在缺乏有效机制约束的情况下,科研项目的进程更逃不过人情纽带的束缚,使得经费的使用本身发生异化,在各个环节发生流失。折射出科研管理部门审批权力过于集中,办管不分、管监不力,科研经费管理暗箱封闭运行、“专业欺骗”和“内行走过场,外行静悄悄”等制度漏洞,导致科研资金管理领域乱象丛生,科研经费成为科研腐败的“温床”,使“经费硕鼠”泛滥成灾。
因此,笔者认为只有改革科研管理体系、完善学术评价标准、转变考核机制,加强内部资金管理,强化社会化的外部监管,公开所有财务信息,接受独立审计。只有改变学术意识淡薄,功利主义盛行;学术道德失范,学术监督缺位;行政权力膨胀,学术权力式微的乱象。只有弘扬学术文化,培育科学精神,强化学术环境,营造创新环境。才能用不断编密织牢的管理监督防腐网,确保科研经费的“颗粒归仓”,激发学者科研创造活力,助飞中国科技强国梦。(文/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