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计划5年内建成世界最大填海机场,几乎同时海南三亚也宣布建设中国首个“海上机场”……多地正在发动一场填海造地的新高潮,而主管土地的国土部则频发收紧土地的消息。
“严控填海造地。”国土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9月30日主持第27次部长办公会研究沿海滩涂开发与保护时明确提出。而国土部近期下发的《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也称,今后国土部门将严控城市新区用地。
中原地产总监张大伟认为,国土部出台的上述新规,有利于防止更多鬼城的出现。
不过,上海地产高级经济师顾海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为加快发展盲目上项目占用土地的现象至今还很普遍。他建议,对于土地节约集约政策,要分别从省、市、县、村镇的层面,构建不同的侧重点。
严控新区用地
“今后我们将严控城市新区用地,能不批就不批。”9月25日,国土部就近期下发的《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举行通气会,在会上国土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承认,目前城市新区扩张问题比较严重。
据董祚继介绍,今后确需设立城市新区的,必须以人口密度、用地产出强度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准,以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前提。
各地城市新区扩张之猛,令人咋舌。国土部去年一项调查显示,全国391个城市的新区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97平方米,已建成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达到161平方米,远远超过人均100平方米的国家标准。
各地城市新区林立,使得土地矛盾更加突出,压力加大。实际上,自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建设以来,各地纷纷效仿建设新区,出现了新区规划热潮。
以河南省为例,其被列为全国省级新区之后,2010年2月—2013年1月不足3年时间,先后在18个地级市范围内批准成立了14个省级新区,加上郑州新区和洛阳新区,目前该省共16个城市新区,总面积达5047平方公里。
正是基于此,近年来一些城市“新城”变“鬼城”的话题也增多了。“城市化建设浪潮加速,中国出现许多‘鬼城’,都是各地盲目发展的结果。”顾海波说。
就此,董祚继表示,去年以来国土部配合发改委等部门,研究了《城市新区设立审核办法》,“今后凡是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予以批准。”指导意见还称,按照要求,严格核定各类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适当增加城区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合理确定城区人口300万-500万的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从严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
上述指导意见还强调,要着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根据计划,加大农村空闲、闲置和低效用地整治,力争到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在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中的比例提高到40%左右。“东部地区特别是优化开发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地区,要率先压减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董祚继表示。
要改变眼下土地粗放利用状况并不容易。7月24日,国家土地总督察决定,对包括邢台市、四平市、湖州市等9个土地违法违规问题突出的地市人民政府进行公开约谈。
指标透支
记者此前在河北、山西、四川等实地走访了解到,一些地方的建设用地指标已经透支。
如何突围建设用地之困,顾海波对记者表示,唯有转变用地模式,向集约要地。“节约土地不仅是对土地资源的集约,对一些地方来说,更是需要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顾海波说。
从国土部连续三年的部省联合调研看,计划指标缺口不断加大。资料显示,各级政府借助行政体制调整,将农村区域纳入城市版图,使城市圈不断外移,城市建成区面积已从2000年的22439.3平方公里扩增到2011年的40058平方公里,几乎扩大了一倍。
那么,缺口究竟有多大?最近国土部给出的答案是,年度计划指标供需实际缺口估计至少在300万-400万亩。
但另一方面,无论东部还是西部,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各地将大马路、大广场、大厂区视为招商引资的资本。“为招商引资,我们政府唯一的许诺便是你要哪里的土地我们都可以给,土地不是问题。”四川某市政府招商部门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言。
对此,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这已导致各地尚有大量批而未用土地。“一些地方批后供地实际使用比例不足50%。”谢逸枫说。
无地可用,恐成为制约各地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资料显示,广东省2010年至2020年十年规划的用地指标,只够用到2015年。广东省国土厅数据则显示,2012年至2020年,广东年均可用新增建设用地仅为27.5万亩,与1996-2009年年均43.7万亩相比,年均缺口达16.2万亩。
“广东的国土面积仅占全国1.87%,如果按照1996年至2009年的建设用地增长速度,2010年至2020年的用地规模5年就会用完。2007年底,广东人均耕地只有0.45亩,也远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广东省国土厅厅长邬公权曾透露。
在经济发展上,土地瓶颈也越发明显。
“当前还面临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各地土地供应的紧张,地价不断上涨,直接影响到了房地产市场的稳定。”10月7日,河北省某市官员向记者坦言,这对地方财政而言压力很大。
经济发展了却遭遇“成长的烦恼”,而土地制约成为了各地第一烦恼。如浙江省的绍兴县2005年、2006年每年用地需求1.5万亩,而一年用地指标只有7000亩,供给满足度还不到一半。另据记者调查发现,长期以来,多个地方规划无序,土地浪费十分严重。
“当前,一些地方仍习惯于依赖投资类增长模式。”浙江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楼小东曾公开指出,要进一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还面临一些挑战。(据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