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改革决心大、动作大,但一些地方对改革的担心多、动作小,跟进不力。国务院部门下放的一些权力,被地方政府截留,出现了‘肠梗阻’现象。”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杨克勤15日在北京表示,当前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存在改革力度逐级衰减的问题。(中国新闻网)
此次由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其主题为“创新政府治理,深化行政改革”。当天与会代表就改革中的简政放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法治思维、自主创新等内容进行了探讨。而被看作是改革马前卒的简政放权更是成为与会学者、官员关注的焦点。
今年全国两会以后,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减政放权成为政府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简政放权是深化政府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之举。是释放市场活力,让改革红利真正惠及民生的重要之举,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对于简政放权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就至关重要。然而,在执行的过程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老毛病再次出现,形式主义之风又开始弥漫。
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然而,放小不放大、放虚不放实、放责不放权、明放暗不放,这种换汤不换药和形式主义又有什么区别呢,权力依然在行政部门手中,有何谈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简政放权实施以来,中央政府做好领头羊,先后取消下放行政审批400余项,成效显著。因此,要严格防止一些部门因自我权力却难于舍隔,就在简政放权走形式主义。
简政放权出现形式主义,关键在于要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动灵魂还难”,这也正是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标志。不过,为了实现中国梦和人民梦,再深的水也要淌,要遏制部门利益。要加大监督力度,严格执行简政放权,防止形式主义的方式。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的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新的事物伴随新的矛盾不断出现,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唯有理性对待、客观分析、果敢进取、锐意改革,方才稳步走好改革的步伐。
作者:老哥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