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房闹”背后的焦虑
2014-04-04 09:15:44   中国房产网   评论:0

 

  ●让“房闹”不再闹,关键还是在于管理好楼市预期,以逐步消除“房奴”的焦虑与恐惧。这种预期管理,不能只说“房价有涨有跌”,更需要政府给楼市开出真正见效的“退烧药”

  又见楼盘降价,又见售楼处被砸。

  这些年,每逢楼市价格调整,就能看到类似新闻。老业主打出横幅要求降价楼盘“补差价”或“退房”。诉求未被满足,不少房主就会变身“房闹”,将售楼处闹得天翻地覆,砸得一片狼藉。

  “房闹”的理由颇多,但难以服众。房价下跌时就得“补差价”,那么房价大涨时有谁被要求“补增值”?期房本就有价格提前锁定的功能,如果未到手就是毁约理由,那么期货市场岂不是难以运转?说白了,房闹在很大程度上是打着“维权”旗号,以“闹”为手段,将自己理应承担的投资风险转嫁他人,既有违契约精神,更是对法律的漠视。

  “房闹”于理不合,实不可取,但“房闹”背后的“房奴”焦虑值得深思。房子的价格远非一般消费品可以比拟。对于多数普通家庭,动辄几十万元的首付款里,既有全家人的缩衣节食,更有亲友的倾囊相助,不少家庭甚至动用了“棺材本”“养老钱”。楼盘打折就仿佛这笔巨款一夜蒸发,确实是难以承受之痛。

  都明白“楼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为什么大量普通家庭还是争相“透支财力”入市?因为百姓对房价高企产生了“恐慌性”预期。尽管专家和媒体都曾反复提醒,商品住宅就和其他商品一样,价格有涨有跌。然而,近十年来的中国楼市基本在“唱反调”。房价下跌成了“狼来了”。虽然也有数次小幅回调,但很快就会报复性反弹,而且涨得更高更快。一路高歌猛进的房价曲线使购房者坚信“房价只会涨,不会跌,早买早赚,晚买就真买不起了”。楼市交易看上去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自由恋爱,实际上却超出了家庭风险承受能力。一旦“狼”真的来了,“房闹”的出现也便“顺理成章”。

  让“房闹”不再闹,关键还是在于管理好楼市预期,以逐步消除“房奴”的焦虑与恐惧。这种预期管理,不能只说“房价有涨有跌”,更需要政府给楼市开出真正见效的“退烧药”。在单一的住房供应结构下,无论限购、限贷等“堵”的政策多么严厉,“夹心层”与“土豪”都不得不挤在有限的商品房供应里解决居住问题,“退烧”效果当然不会明显。因此,只有以“疏”代“堵”,构建一套稳定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给不同人群提供解决住房问题的最佳渠道,彻底解决中国住房市场供给结构的错位与缺位,才能真正促使楼市降温,消退公众的恐慌性预期,化解楼市运行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以来,不少大城市已经在开发共有产权住房等一批面对“夹心层”的政策性住房。尽管这些住房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实际供应,但已经对稳定楼市预期产生了积极影响。相信,随着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的形成,“房闹”也终会成为一段历史记忆。

责任编辑:lipeisheng  来自:中国房产网综合

相关热词搜索:背后

上一篇:购房去保定 收益能“保定”?
下一篇:杭州2000元低价墓穴两年仅卖出98个

分享到: 收藏

内容右2